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新媒体

3 年我在北京买房交首付,自媒体人怎样实现收入指数级增长?

上个月花了 400 万在北京搞定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全职自媒体 5 年,真正实现收入指数级增长就是在加入生财的这 3 年,其实我并没有去做什么项目,而是通过在生财大量阅读精华帖,不断地优化我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当然如果非说项目,其实一直在跟亦仁学社群运营,生财的运营框架和运营细节才是给我最大的反馈。

年底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做自媒体的小感悟,希望对生财的各位小伙伴有一些帮助。

首先我有 1 个认知:不创业一定不会拥有大量财富,而创业失败的概率是 90%,所以注定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才能成为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的人。

当然,好好上班也并不影响你做自媒体,年底了,有些人可能又要琢磨着明年年初辞职,这里芷蓝还是劝大家慎重+慎重,你看到很多人赚钱,并不是持续稳定的,不要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当做创业赌注。

一、努力也要看运气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成功或者说赚不到钱的原因就是不努力,在我看来只说对了一半,这要看你说的这个【钱】到底是多少了?

赚小钱,靠努力就没问题。

生财里有大量项目可以供你选择,我也来了 3 年了,看到很多圈友通过社交电商、知乎好物(内容电商)、抖音视频号带货、闲鱼无货源等项目赚到了钱。

甚至是出去摆摊做拉新,聪明一点的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再聪明一点的,把买过你小商品的人都加到微信上做复购,再再聪明一点的还可以把这些人放到你建的社群里玩团购。

当然,就算你把这些都尝试了,且一直在坚持,可能你一个月也就多赚个2-3万块钱,而且不稳定,这个就是努力赚来的小钱。

以上这些,你都没有逃脱一种模式,那就是靠出卖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来换取收益。在这种模式下,拼的是肉体的能量极限,也就是你干得多就赚的多,不干就没钱。

赚大钱,靠的是借势+模式的转变。

比如我在 5 年前毅然辞职,决定去做付费社群运营,也是看准了当时得到 app 的崛起,这个是借势。

马云无法再创造出一个阿里巴巴,因为互联网大势已经过去了,BAT大佬他们都没办法再复制出自己的商业帝国。

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社群运营+知识产品分销这个机会,我也不会快速收到反馈。借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情,起点就比别人高,你走的一定比别人远。

之前关于社群运营更新了3万多字的连载内容:https://t.zsxq.com/09PQFGIds

借用金枪鱼大叔的一句话:借钱不如借势,借钱要还,借势不用还。

咱们生财圈友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观察生财星球某一个时间段内的帖子内容方向,找到未来的「势」在哪?你看关于 AI 绘画这个项目,在我看来就是明年的一个势,其它圈子或者互联网上还没有过多的内容,咱们就有圈友已经把项目变现跑通了,这里可以看看@天辉最近分享的内容。

所以,我觉得咱们在看生财帖子的时候,不光要聚焦到某个项目的具体玩法,还要看未来 6 月内的可能存在的机会,早点下手,早点布局,一定能吃到红利,或者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二、模式转换

上面已经说过了,想要赚大钱,除了需要借势,还需要一个好的模式。

什么是好的模式?在我看来就是学会分钱,在我做自媒体创业的这几年,每一次的转机和拐点都和跟分钱有关系。所以我最近总和别人说一句话:知道怎么分钱,比知道怎么赚钱更重要。

1、学会给自己分钱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创业者?就是看他知不知道自己的单位时间值多少钱。

我当初就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从公司辞职以后,突然发现自己有大量的闲散时间,开始莫名感觉很兴奋,觉得自己终于实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但是一个月之后,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收入,突然就有一种恐惧,是那种对时间的恐惧,在对等的时间里,我没有任何收益,相当于过去一个月我的时间凭空消失了。

所以,如果你正处于创业初级阶段,一定要把自己的时间单价算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个月打算赚10万块钱,平均的每天8个小时,你每个小时值多少钱?

这是对创业者的初级压力,可以让你感到时间很紧迫,不会随意挥霍自己的时间,会强迫你给自己制定目标和实施计划。

2、学会给员工分钱

如果你很幸运的通过创业赚到了钱,而且业务在稳步提升,那么终将有一刻将体验到:超出自己肉身所能承受的交付压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赚钱就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可能是身体上的,也可能是精力上的。

但无论是什么成本,我们肉体凡胎的承受能力是有极限的,你成交一个客户赚1万块钱,那么你就要为这1万块钱付出相对等的价值。就算你个人能力再强,交付效率再高,不可能一个月成交1000个客户,因为收钱都会让你收到非常疲劳。

走到这个阶段,说明你该分钱来购买劳动力了。这个逻辑就是你要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收益,去实现重复劳动的批量交付。

敲黑板: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想不开,他会觉得自己一个人赚钱多爽呀,赚的钱都为自己,稍微努点力,熬几次夜,一个月赚几十万,非常开心。

但你要明白,这样做不光对你的身体造成损害,更重要的是会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战术上的重复,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研究战略导向。

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业务没有任何增长,没有新产品,也没有新玩法,吃光了这一部分老客户之后,你的收入就会急剧下降。

所以,学会分钱给员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十分重要。

3、学会给合作伙伴分钱

只要你妄图赚所有人的钱,我确定最后你会丢掉自己的生意。

从底层逻辑上来看,给合作伙伴分钱是在优化一个行业。以前我也不知道,甚至一根半导体的天线都要分成几个厂子来制作。有专门制作最下面那一段的,有专门制作最上面那一段的。

极具细化的分工协作,可以应对市场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很多大厂,就是因为生产线太重,最后市场技术革新,被硬生生地拖垮了。

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没有合伙伙伴帮助我不断地生产新内容,不断地拉进新流量,我的社群也不会实现快速增长。

而我把社群品牌+运营转化过来的收益分给我的合作伙伴,又可以让合作伙伴有更多的收益和继续生产内容的动力。

我前2天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小感悟:当你去花钱去购买一件商品时,这个世界的熵就增加了,频繁的交易,让这个世界变得极其复杂,复杂的背后就会诞生各种新的商业需求。

所以,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必定要学会在用分钱的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运转问题。

三、个人 IP 营销

老话题了,我的收入从以前每个月 10 万到 30 万,再到现在差不多 50 万,背后的逻辑就是我知道了自己到底在帮助谁解决什么问题,在帮助哪个群体建立新的需求场景。

个人 IP 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本身就存在的,我们通过优化它来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并不是创作出一个叫做【个人IP】的技能,在每个阶段,个人 IP 会帮助你完成不同的成就。

比如说工具人这个阶段,你提供的就是时间价值,帮助用户节省时间;陪伴者这个阶段你提供就是情绪价值,陪着用户一起去完成某个目标;KOL 这个阶段你提供的就是认知价值,给用户一个认知工具去解决各种具体场景下的问题。

给大家分享一张图,是我自己的认知工具,我从不否认别人的 IP 营销逻辑,只是自己沉淀出来的更好用而已。知识体系这个东西,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它是否适合你,是否能够贴合你的逻辑思维方式,帮助你高效的解决问题。

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个人 IP 营销的万字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希望能对各个行业的生财小伙伴有一些小启发。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