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吖,我是二丫,本职工作是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当项目经理,也是一名宝妈,我每天能拿出两三个小时做自媒体。在这个情况下,我做了一个公众号,去年靠这个号赚到了十多万的样子。
今天跟大家分享,作为一个职场社畜,我为啥不选择全职自媒体。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有说过,我曾在30岁时选择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30岁,年入三十万
按照正常剧情发展应该是咬牙日更、把账号做大做强,然后开课教学,年入百万。
可实际情况是:在选择自由职业三个月后,我重新找了份工作。
为什么?
前年1月份,保险行业大地震,政策改革,很多高性价比的互联网保险下架,我自己是有配齐的。
可以戳链接看:花2万块,买个保障
我看要下架了,就劝我弟赶紧去买份重疾险。那个保险还挺贵的,当时我弟25岁,算下来得要5700多块钱。
我弟来上海四年了,2020年时他月薪15K。
而且他是大专毕业,我其实觉得他一个大专生,毕业3年就月入15K,很不错了。
但他舍不得花这个钱。
我就把他给说了一顿,最后他就买了。
我弟没有保险意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其实很多年轻人都这样, 二十几岁单身,身体健康,一年到头也不会去医院一次。
你说让他花好几千,去买保险,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还不如充个游戏装备(狗头)
但这其实是一个意识,他没有保险意识,所以他觉得不愿意,但是当他有了保险意识之后,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其实是合理的。
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想着要往前冲,要赚钱,要创业。
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都是“工作”。
那么把工作这事换个场景:打仗
创业是进攻,打工是防守。
选择创业就没有固定工资,创业赚得多,风险也更高。
我们看到的各种小视频/文章/报道,确实有很多创业成功的年轻人。
可实际情况是:失败的人是比成功的人要多得多的。
成功的人他会喊出来,失败的人沉默。
而我弟的资质就是,学历不高,大专毕业,资质平平,也不是很聪明,胆子也不是很大,也没有庞大的家庭背景给他做基础,所以他选择打工是很正确的,算是符合他性格和他的资源的一种选择。
当然,我也是。
我更适合当别人的合伙人或者打工,并不适合带头闯。
打工也有进攻和防守
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我们大人有时候会评论一个小孩说:哎呀,你们家孩子不能老是感冒,因为人家都在长身体,你家小孩一感冒了,他就长得慢了。
一年感冒几次,那就落后别人好多,他的身体成长速度就比不上别人家的小孩。
所以生病的孩子比不生病的孩子身体成长得慢。
这就说孩子的“防守”没有做好。
对于孩子来说,睡眠充足、按时吃饭、身体健康是比学会了什么东西更重要的,先防守,再进攻。
大人也一样,有的人辛苦打工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积蓄,结果生一场病,这个积蓄全都给了医院。
这对于这成年人来说,他的抗风险能力是很低的,他一旦生了这场病,他把积蓄花光了,那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是他没有做好防守,他一直在挣钱,他只想着进攻。
这样其实没用。
所以要守住打工的积蓄,其实就是你后方粮草要充足,那你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你才能继续进攻,这就是买保险的意义了。
所以一个成年人,你在工作之后,要做好三件事情:
1、要防止被骗。就是不要让人家一次性把你的所有的积蓄全都骗完了,一半也不行。
2、要买社保,而且社保不要断。这是GJ给大家的一个基础的保障。
然后就是你要配备保险,因为GJ给的保障只是基础的,它不能转换成你的金钟罩,但是保险可以。
那你要配备哪几种保险呢?
四种就够了:意外险,重疾险,寿险,医疗险。
不过买保险我也不是专业的,我自己也是跟着一些公众号配的保险,我家每年会花2万块在保险上。
人生是一场长跑,在某个阶段因为什么事情暂时停下来了,有了金钟罩,在你想启程的时候,你可以继续启程的。
相当于你休息的成本很低,不会因为某一件事情而导致你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有一句谚语叫做: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切回到解放前。
其实说的就是你之前打下的江山,失手了,你得重新再打。
我弟听完我这么解释之后,他就买了。
那这件事情跟要不要全职做自媒体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我们选择“自由职业”或“打工”就是进攻和防守的关系。
我是在2020年五月份选择离开了之前工作四年的公司,自由职业三个月。
一是经营自己在今日头条的账号、二是在一个老师的写作营里当助教。
也就是说,我选择辞职做自媒体,并不是从0开始,当时我的自媒体收入最高一个月到了3万。
已经超过了本职工作。
但并不是每个月都有这么多。
而且,社保得自己买。所以我辞职之后,我就在某宝上,然后找了一家代缴公司,每个月要花1800多块。(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服务了)
自由职业三个月后我就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我的性格不适合创业,我不是一个适合进攻的人,我是一个偏好于防守的人。
另外,平台流量和政策是多变的,在平台上做账号得依赖平台流程和政策,其实就是在帮平台打工。
你必须要频繁更新、持续地创作,工作量比打工只多不少。
那对于我来说,毕业10年,我打下的江山有哪一些呢?
一张大专的毕业证
一个家
一个小孩
在上海一套房
一个还算健康的身体和一个月薪两万的工作
这些都是我毕业10年来打下的江山。守住这些,才是我的当务之急。
防守比进攻重要!
想通后,我就重新找了工作。
当面试官问我,你这三个月干什么去了?
我就会说:我朋友开了一个自媒体公司,叫我过去帮忙,正好家里房子装修,我就把家里的事忙完,顺便做了三个月自媒体后,又回来了。
可如果我是干了一年自由职业,那相当于我离开职场一年多了,再回头去找工作,我又30多岁了,可能就会没有那么顺畅。
那我现在拥有的东西,我打下的城池可能就会丢掉一些,比如:月薪两万的工作。
这个工作,是我来上海好多年才打拼回来的。
我如果不把自媒体当全职,只是把它当副业的话,那相当于我的江山又多了一个砝码(城池)。
相当于在职业规划这条路上,我是两条腿走路的。
我有一个主业,有一个副业,两个都能来钱。
肯定比只有一个工作要更稳当。
那会我家娃才两岁半、房子刚买,所以在“钱”方面,我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于还房贷和养娃。
孩子小,需要陪伴,就要花费我的时间精力。
现在根本就不是我进攻的时候。
等孩子大一些、房贷还得差不多了,经济压力没有那么大、又能有时间精力的时候。
那会我的江山就足够稳定了,护城河建立起来了...
再发起进攻,去拓展新的领土。
这个时候风险就小多了,进可攻、退可守。
攻和守这个理论在我看来适用于任何领域。
包括理财,职业规划,家庭育儿...
其实在我老家,我见过很多父母是保持原样,把房子、一定的积蓄、父母健康的身体留下来,防守做得很好,他们的孩子大了就能飞得更高。
因为这个孩子的起点,不至于背着父母的那一身债或者是说要背着一对生病的父母往前走。
如果是他父母没有把城池守好,那这个孩子的起点就低。
所以,我看到那些“教孩子写作业,气到给心脏搭支架”的报道,我觉得莫名其妙?
三个问号:???
成绩好并不一定能出人头地,但身体好,一定就有机会...
对于我来说,我能做的是:尽量在上海扎稳根,让我孩子,以后能从上海出发。
一个人能否创业成功,这里面的因素很多的。
性格因素是占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缺一项可能都成功不了,所以我跟很多自由职业者的劝退方式是类似的,我也奉劝大家,不要轻易选择创业、不要轻易选择全职自媒体。
你要想好你守的是什么?
你的进攻又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再去决定。
如果只是想换个环境,那你可以换份工作、搞个短期旅游、请个长假歇歇...
不要盲目地进攻。
有可能你原本的城池都会丢掉...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到你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