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新媒体

直播,品销合一还是品牌消耗

如果每年选一个营销行业的关键词,您会怎么选?2014年我选朋友圈广告,2015年是公众号种草, 2016年小红书,2017年抖音,2018年直播,2019年直播,2020年直播,2021可能还是直播。阿里是直播主谋,快抖是直播帮凶,B站在直播预谋,小红书直播未遂。

足球有C罗,刷抖有老罗。今年要卖货,看我大直播。

有人夸这叫品销合一,认知即购买。有人骂这是消耗品牌,全网最低价。我没有答案,于是我把淘系前20名的大主播,除了李佳琦汪涵刘涛雪梨,全做了一遍。站在2021年的时间点,我把自己对这个生态的认知和思考总结如下,供您参考。

(1)顶流主播的能量惊人,有机会就一定要上。我们先来算算看,全中国的沃尔玛,所有门店,一天客流有多少?我们任选一家门店,站在它大门口,开始计数。

假设,平均每5秒就有1人进店。这个数据是高估的,但没关系。那么每分钟就有约12人进店。那么每小时就是12*60=720人。每天开店12小时。所以720乘以12,一天的客流大约8000人。中国一共约300家沃尔玛。所以7000乘以300,约210万客流。数字肯定不精确,但大差不差。

家乐福有200多家店,所以总客流差不多是140万。大润发大约180万客流,永辉100万,人人乐50万。我把这几家大卖场加一起,一天客流大约700万人。这个数字可能是高估的,但没关系,不影响结论。

薇娅、李佳琦目前一场直播的观看人数是1000万。这相当于线下所有主要NKA总和。更可怕的是,沃尔玛是把210万客流在一天内分发给20万SKU,薇娅和李佳琦是把1000万客流在3小时内,分发给70个SKU。

现在不谈谦寻,等于10年前不进NKA。

薇娅一晚的收入,够不够买房?够的。买两套。而且在上海。而且全款。

(2)如果上不了薇李,做腰部主播有用吗?很遗憾啊,我觉得大概率会失望。前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去年坐客刀姐Doris直播间时说,大家不要只盯着两位顶流嘛,腰部主播也很棒啊。经过多年孵化,现在已经有100位主播,月收入达到100万。

月入100万,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收入了。她们带货能力如何呢,我给您拆解。假设,这些主播平均的ROI是2。2也是高估的,但没关系,不影响结论。她们获得100万月收入,意味着,同时,给品牌方带货200万。假设她隔天直播,一个月播15场,那么平均每场带货金额是200/15=13万左右。假设她每个品介绍5分钟,一场带50个品,那么平均下来,单场单坑产出约13/50=2600元。如果客单价是100元,那么就卖26单。

月入百万的大主播,就给你带了26单?没啥好生气的呀,正常发挥而已。

有个朋友做了70场腰部直播,ROI数据如下。平均ROI是1,对小品牌来说还不错。但绝大多数场次的ROI不足1(55场,约占80%),过半场次不足0.5(43场,约占60%),40%的场次甚至不足0.2。

主播带货能力不是正态分布,而是指数分布。

(3)测主播-选主播的策略,很可能是无效的。为了找出真正带货的腰部主播,直觉的做法是海投一轮做测试,再筛选出高性价比的主播。但我觉得这个做法可能是低效的。与其说,我们要找出适合带货的主播,不如说,我们要先搞清楚,自己哪些产品,配合什么样的机制,适合用主播的形式去推。要测的不是主播,而是产品和机制。

因为大生态就是这么个熊样,所以直播给的报价,已经包含了她本人对坑产的预估了。如果坑产是1万,报价就是8000。一年后坑产翻倍,那么报价就是1.8万。总之,你不管是闭着眼选,还是开胖球数据开领星数据开直播眼,ROI高了就算我输。事实上,只要这个行业中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直播机构给出的报价,可能就是有效均衡,确保厂家的ROI和行业平均接近。ROI太低,坑位卖不出。ROI太高,坑位费就涨。一只看不见的手,会把坑位费拉到ROI在1左右。这和金融学中有效市场假说(EMH, Effective Market Hypothesis)是一回事。

怎么挑主播呢?我自己现在是这样做的。首先是尊重概率学,优先挑头部。其次是争取谈个保ROI的协议,哪怕是1或1.5,至少保证不要翻大车。最后是一个经验数字的分享。我发现如果主播没有刷数据,那么大致来说,买家人数是直播观看人数的万分之一。事实上,越是头部,转化率越高。

如果您有更好的方式,欢迎在后台私信,我们单独交流。哎,做不来呀做不来~

(4)直播是个利益分配特别畸形的生态。什么叫利益分配?你拿5,我拿5。你拿2,我拿8。哪怕你拿8,我拿2,也可以。有没有你拿12,我倒贴2的玩法?有的,电商直播就是这个游戏规则。

我给您举3个例子,看看过去是怎么分配利益的。

第一个例子。在品牌方-经销商-零售商的利益分配中,假设是80扣供货。这意味着品牌方拿80%,经销商拿5%-10%,零售商拿10%。品牌方的80%中,约一半是产品成本,要分配给上游供应商。结果是大家都能挣钱。品牌方挣差异化的钱,经销商挣高周转的钱,零售商挣规模化的钱。

第二个例子。在品牌方-TP-天猫的利益分配中,格局也是类似的。比如40%的流量来自淘内付费,ROI约2,这意味着GMV的20%分配给天猫渠道买流量,5%-10%分配给TP,70%分配给品牌方。20%广告费给天猫买流量,和过去20%毛利给渠道买分销陈列,其实一回事。

第三个例子。我觉得淘宝客是个好生态,虽然阿里掌控所有人的命门,但大家都能挣钱。大团长拿5%,小淘客拿20%,品牌方拿75%,与线下分销利益分配比例很接近。

但是,直播生态截然不同。在品牌方-主播机构的利益分配关系中,我们是这样分配的:假设ROI是2,佣金20%。假设坑位是1,销量是2,佣金20%。机构拿走坑位费1,佣金2*20%=0.4,合计1.4,品牌方拿走2-1.4=0.6。这意味着机构拿走70%,品牌方拿30%;如果ROI是1,那么机构拿走120%,品牌方是-20%。如果加入发货费用和产品成本,那么在直播生态中,品牌方能分配到的价值会更少。

直播机构一方面像渠道一样拿走毛利,另一方面又像媒体一样拿走广告费。然而,其粉丝在品牌方旗舰店的成交往往是以“全网历史最低价”为前提的,这些流量即无媒体投放的精准性,也无渠道交易的复购率。这个生态流量高度集中,从业人员寻租空间巨大。对品牌方而言,还有比这更糟糕的Eco-system和Value Chain吗。

如果上述内容您也感同身受,那我想多问您一个问题。为什么头部主播能挣这么多钱?为什么带货能力平平的腰部主播也能月入百万?谁在为主播买单? 我认为本质上,品牌方为了追求电商业绩高成长,不成比例的让渡了太多价值,养活了这个生态。

回到标题,直播是品销合一还是品牌消耗?如果有KOL或主播愿意以个人信誉为背书,给产品代言带货,缩短从种草到拔草的周期,这肯定是好事。但进一步考虑直播底价和品牌方让渡的价值利益,我觉得这个生态只是打着品销合一的旗,做着批发清货的事。

虽然我有诸多遗憾,但我知道,直播大势是不可逆的。希望MCN机构可以加强自律,严格选品。祝愿生意兴隆,依法纳税。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