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新媒体

小红书起号经验,和我踩过的那些坑

这一轮从4月中旬开始发第一篇,到现在差不多三周的时间。

数据:出了3篇200+赞藏,6篇100+赞藏,笔记平均赞藏50+。

这一篇全部是我在实战中的一手经验体会,和真实踩过的坑,里面的案例都是我身边见过的,还有一些我自己总结的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方法论。

具体会从这几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1.全景:

做一个帐号有哪些阶段?

每一个阶段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先开始做起来到底是不是对的?

如何高效规划自己的帐号?

2.定位:

高评论、高赞藏、高涨粉、高转化、高变现,完全不一样,你想要哪种帐号?

形式怎么选,视频一定比图文好吗?

如何把你擅长的领域和平台结合?

3.内容: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好内容”吗?

为什么看起来差不多的内容,别人的数据那么好,而你的那么差?

如何高效生产好内容?——我的内容规划模板

怎么和别人实现差异化?

图片

01、全景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有节奏,每一个阶段攻克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其它的事情先往后放,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一般来说,要做一个比较好的账号,会经历这样一些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熟悉基本操作。

第二阶段,破局,做出一个小爆款内容。

第三阶段,提效,工业化流水生产。

从效能管理的角度来说,我建议你如果是完全没有做过这些自媒体平台、也没有专业团队给你辅助的话,就先做起来再说。也不用看什么教程、书,先自己去瞎扑腾、找感觉。

100个人里面有90个死于开始做。很多人是不了解自媒体平台、对于公众发声也是有压力的。所以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障碍,第一阶段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就是动起来。

我刚开始参加各种训练营的时候心态也很不好,因为学同样的东西,身边总有人一下就能做出来爆款,但自己就做不出来。后来才知道其实这里面90%的人都是之前自己做过的,不是新手了。

我自己这波也是在各个平台折腾过几轮,才做出来的。回头来看,我也曾经觉得要是一开始就这样做就好了。但是我是第9个馒头吃饱的,我却无法直接吃第9个馒头。

开始阶段顾不过来其实是正常的,想太多定位、爆款什么的会给自己压力太大,就允许自己有个过渡的过程吧。一步一步慢慢来,最快。

当过了第一阶段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坚持做了一阵子,没有太大效果。这时候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破局,做出一个小爆款。

对于所有自媒体来说,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二八法则,80%的粉丝是由一两篇爆款带来的。所以开始熟悉之后,做出一个爆款来至关重要。

那什么叫小爆款呢?定个标准的话要互动上100。

对于新号来说,可能上10就很激动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对比知道10赞的笔记要比0赞的笔记好,看自己做对了哪些事情,可以继续保留。

但是它本身的借鉴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因为10赞可能只需要稍微做对一点事情就能达到了,大部分操作仍然是不正确的。

那么怎么做出爆款呢?就需要我们有计划的做调整了,包括定位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调整。

当你出现了第一个小爆款之后,也就开始迈向了第三阶段。这时候我们需要稳定的产出爆款,也需要更高效的去做引流、转化,去生产内容。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升效率。

我们可以去分析,自己这篇究竟是哪里做对了,为什么其他的没有爆。总结出来个1234,然后挨个去试,直到可以比较稳定的生产出爆款内容。

效率方面可以通过规划表、模版等形式,节省自己的生产精力。

这些部分详细怎么做我们将会在下面part2和part3来详细聊。

图片

02、定位

定位需要定三件事:

第一,你的目标。你是要流量,是要粉丝,是要转化,还是要变现?

第二,你的领域。你打算切入的垂直赛道是什么?

第三,你的风格。你要做视频还是图文,干货还是鸡汤?

自媒体发展到今天,很多时候几十万粉丝的大号不如一个几千的小号变现多,因为定位上面想的不清楚。

举个例子。如果想要流量,怎么最好获得?往往最快的方式是蹭热点。

谷爱凌火了,写一篇。俄罗斯和乌克兰打起来了,再写一篇。

每一篇可能互动量都很高,但是这种号很难变现,连涨粉都很难。

因为人家关心的是这个热点,而不是发内容的人是谁,就和看了一条新闻其实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蹭了热点的流量,其实是热点白嫖了你的内容。

还有很多情感号、娱乐号也是一样,想出大流量笔记非常容易,但是想变现就难了。

如果想要粉丝,至少得有辨识度,有自己的风格,让别人知道你是谁。

关注往往需要一个理由,这就需要我们想清楚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核心价值。

比如关注我,能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关注我,能知道怎么做好小红书。

同时,我们需要把这个价值传递给别人。打开你的主页之后,你的名字、你的简介、你的内容,能不能让人感觉到他能获得这些东西?

那具体要怎么让别人感受到呢?

1、名字:昵称+领域,比如“兰兰聊自媒体”“小贝的自律生活”

2、简介:包括自己在专业领域的title,成绩(给xx人提供过xx服务),能提供的价值(关注我带你提升xxx)

3、风格:首先就是要视觉统一,如果一进去是乱的,别人会觉得不专业,也很难get到你的价值点是什么

4、内容:你的内容从标题到封面要能体现出来专业领域的关键词,比如我聊效能管理,那么我就会经常出现高效、自律、提升等词汇

最容易涨粉的内容:成体系的内容。

一种典型的是全部都是xxx领域的大全、整理、汇总。

还有一种更好的就是连载。什么甄嬛传同人、如懿传分集影视解说。很多内容赞藏不高,但一天涨几千粉的,因为要追更。

放到知识、卖货这种,我们可以手动做连载,做成一个系列。比如有教辅号,就带大家做一本练习册,每天带大家做一节,后一天放前一天的解说和答案。

但是如果想要转化和变现,到这一步还不够。得需要让别人有付费意愿,这就需要确确实实解决了某一个痛点。

如果是物品,就做展示和对比,做效果图,让别人感受到它的好。最适合美妆、衣服等类型。

如果是知识,最好用的方式就是分析常见的误区。

比如我之前做速读的时候,我通常用的方式就是,给别人分析,他阅读慢的原因是什么,读完了记不住的原因是什么。

别人一听,诶,你说的对,确实是我的问题,而且你这个分析我很认可,那么对方一下就会相信你。

同时,你得给对方留下充分的钩子。

你要让别人知道,你是有课程的,有货物的,有服务的。一般置顶可以发这么一条,展示你的付费产品,然后再留下一些资料性的东西,吸引大家来加你。

现在大家做自媒体一般没人做流量的。广告的想象空间太差了,也不受欢迎。最终来说大家要不是直接在平台做变现,要不就是引流到私域做变现。

定完了目标之后我们再来看定领域。

首先是确定你擅长的点是什么,如果不清楚可以看这个

->> 自我优势探寻复盘:1万多元、20+活动、100+沟通、10+复盘,我找到了丢失的“我”

确定之后,还有一件事情特别特别重要:选定适合平台的领域关键词。

每个平台是有一些天然倾向性的,不一定是哪个平台流量最大就要选哪个平台,哪个最适合才重要。

前一阵我很惊讶的发现身边现在还有人能每天从豆瓣这种古早平台上做引流,就不要说知乎和公众号这种了。真的不一定非要抖音,要短视频,适合你的最重要。

我做学习成长这块,同样的内容我在抖音就怎么搞都不行,换到小红书飞速起量。

事实上我后面去搜就发现,我做的这个领域,在抖音上就没什么人做起来的,但是在小红书上发展很好。

另外,同样做学习成长的领域,每个平台的角度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是学习,在小红书做高效学习就很火,在抖音就得是挂上赚钱、提分。

那怎么去做匹配呢?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对标帐号。

这块我们可以具体这么操作来找到——

1、在第三方平台上(比如蝉妈妈)搜索你想要的领域关键词,找到相关帐号,整体评估一下这个领域目前的状况。

很多人会觉得没有人做,说明是蓝海,有机会,挺好的。我当初也这么想过,但后来发现真的是因为做不起来,所以没有人做起来。

其实红海的领域反而是最好的,是别人验证过可以的,只不过需要在里面找一些细分赛道打差异化。

2、找到最近数据涨的比较好、但整体体量还不太大的对标帐号。

假设我们现在是一个20分的学生,90分学生的操作我们往往是学不来的。

那些最顶尖的帐号往往并不是素人,他们有名气、有专业团队、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总结出来他们的经验往往实际用不上。

最好的方法是,先找个60分的学生,和他学。

另外观众的口味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有些方向可能前几年火,但过几年大家都不感兴趣了,或者都知道了,这时候再做就不行了。

所以看最近数据比较好的内容和帐号就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式。

3、把这些帐号的基本数据拉出来,总结他们的关键词,他们的人群属性,他们切中的痛点。

同样是做高效学习,有人做幼儿教育,有人做中学生提分,有人做成人教育,看着差不多的内容,切入的痛点和人群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们在找对标帐号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东西都找清楚。

另外在具体选择呈现形式上面,很多人会觉得视频要比图文好,会盲目选择做视频,但其实是不一定的。视频权重高是事实,但视频真的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

我开始折腾视频折腾了很久,都没有折腾出多大效果,反倒是换成图文之后效果好了很多。

视频需要镜头感,需要表现力,需要观众缘,需要特色。如果你本身是很擅长聊的人,或许视频会适合你。但如果你不是,真的可以认真考虑一下就做图文。

另外这个和内容的方向也有关系。比如对于我做知识成长这类,很多时候就是图文的呈现是更合适的。没有哪个最好,合适就好。

除了视频和图文以外,还有一些更细节的形式。比如同样做学习成长,你是做干货类,还是做鸡汤?你是做学习教程,还是学习带练?

每一类都有很多能做好的帐号。但问题是,如果今天发一篇这个,明天发一篇那个,很容易把帐号风格搞乱,也很容易让平台不知道要把你的内容推给哪些人。

重点不是内容上的统一,而是要看,背后关心这些东西的人群是不是一类人呢?如果是一类人,那么就没有问题。

关于具体怎么做内容的部分,容我留待下一篇再和大家展开讲吧。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